===何謂疫苗===
◆疫苗的原理?
疫苗是把會讓貓咪生病的病原,給它事先馴化減毒,直到不會引起疾病的狀況下,再注射至貓咪的身體內,使免疫系統去認識這個病原,並產生有效的抗體。所以,一旦貓咪不小心感染這個病原的疾病時,就馬上可以和體內已經存在的抗體中和,然後開始製造抗體,來持續對抗感染。
◆疫苗種類?
目前台灣較常見到的預防針種類,有三合一疫苗與五合一疫苗。
1. 三合一的疫苗,可以預防貓瘟、貓卡里西病、貓鼻支氣管炎。 施打後,免疫期為一年。
2. 五合一疫苗,除以上三項疾病外,還可以預防貓白血病及披衣菌肺炎。 施打後,免疫期為一年。
◆施打方式?
A:貓咪的預防針,在第一年時:
滿兩個月,施打第一劑的五合一疫苗。
滿三個月,施打第二劑的五合一及一劑的狂犬病疫苗。
滿四個月,施以貓傳染性腹膜炎點鼻疫苗第一劑。
滿五個月,施點貓傳染性腹膜炎點鼻疫苗第二劑。
在每年:五合一混合疫苗、貓傳染性腹膜炎點鼻疫苗、狂犬病疫苗,追加補強注射。
◎另外還有一種三合一,和五合一的價格約差$200元左右,但五合一卻多兩種疾病預防。
三合一的內容:貓瘟、貓卡里西病、貓鼻氣管炎、五合一多了貓白血病、貓披衣菌肺炎。
======一般醫生的說法========
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送貓咪去打預防針,主要是希望能事先防患於未然,給貓寶貝多個健康的保障。打預防注射的目的 ,在於預防會引起嚴重病情的傳染性疾病。施打疫苗後,貓咪能自行產生抗體,當再感染這些疾病的時候,免疫系統可以對抗病原,使貓咪不會發病,或是僅出現輕 微症狀,而不會造成生命危險。
我個人建議施打五合一疫苗,能提供較多的保護。
這些疾病感染後,會非常嚴重!並且常會併發其他疾病!死亡率相當的高!即使住院治療,花費數千元,甚至數萬元,也不一定能夠救回性命。最後常常是貓財兩失
的結果,而預防針每年不過花費數百元而已。如果想另外再加打狂犬病疫苗的話,三個月以上的貓即可免疫注射,保護期為1年,每年應接種1次。
======貓友的案例========
前言: 狂犬病以及貓白血病毒疫苗造成的肉瘤機率最高, 這兩種產生疫苗施打處肉瘤的機率約為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雖然機率看似不高,一旦得到,死亡率卻是極高。 |
97年3月 有一天跟喵喵在玩 摸他的背時 發現了一顆小硬塊 隔沒幾天 帶去給醫生檢查
醫生一摸 臉色就不太對 立刻就約了時間 開刀動手術 切完後把樣本送去化驗
97年6月 報告出來 這是惡性肉芽腫瘤 是貓咪打預苗引起的 到現在還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距上次打五合一 已經一年多 背上打針沒消的硬塊跟打針引起腫瘤的硬塊摸起來
那是不同的感覺 會腫就有可能是過敏體質
我找了一些相關文章和案例 希望看到的愛貓朋友 請耐心看完 在打預防針前能好好考慮一下
沒必要的預防針不要打 打之前先瞭解什麼是預防針
以下是美國獸醫學會在2000年報告中對貓隻防疫注射的部份建議:
◆貓瘟疫苗:
- 非常有效及甚少引致不良反應的疫苗
- 幼貓在完成兒時的注射系列後(第一次通常是在12-16週,然後隔3-4星期再接受第二次注射,一年後再注射加強劑),疫苗有效期為最少7年!
- 沒必要少於3年裏再度注射貓瘟疫苗
◆貓科病毒性鼻氣管炎及卡他性病毒疫苗:
- 有效防禦能力最少3年(所以亦沒必要每年打針,每隔3年打一次已足夠)
- 接受了這種疫苗注射的貓隻仍有機會患上這兩種病症,只是病徵沒那麼嚴重而已
◆貓科白血病(FeLV)疫苗
- 只在室內生活而又大於16週的寵物貓隻沒必要打
- 不同製造商的FeLV疫苗的效用差異頗大
- 如決定要注射FeLV疫苗,請先檢明貓隻有否已患有FeLV
- FeLV和瘋狗症疫苗較易令貓隻產生不良反應(包括疫苗引致的惡性纖維腫瘤)
◆瘋狗症疫苗(應該是狂犬病疫苗)
- 依照地區法例規定(家貓沒必要打 況且台灣最後一個案例是在民國48年)
- 較常引致不良反應
- 傷口傳染(若無被狂犬病的動物咬到,不可能感染)
◆貓科傳染性腹膜炎疫苗
- 不建議貓隻接受此疫苗注射
- 到現時為止,沒有足夠證明此疫苗究竟有效與否
所以,在帶愛貓接受防疫注射時,請先跟獸醫討論個別貓隻的防疫需要(健康狀況,生活環境和習慣都有關),才作出決定。注射頻率亦不宜過密(不多於每3年一次)。
如你的獸醫仍堅持要貓貓(或狗狗)以後每年都要打防疫針的話,請禮貌地邀請他/她瀏覽以下網頁:
http://www.avma.org/issues/policy/vaccination_principles.asp
或聽取多一位獸醫的意見。
其他貓友的親身經驗:
http://tw.myblog.yahoo.com/jw!m3jxntWeGRjpNbFVgIIjqb4q
http://www.supervr.net/catbbs/topic.cgi?forum=34&topic=3383&show=50
2009/5/6 有醫生說:牠們真的需要打這麼多預防針嗎?
簡單的來說,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是,台灣是個商業化社會,很多事情常常以方便快速為終止,疫苗也是如此。
台 灣的疫苗所選擇的是套餐式的給予,而且往往飼主認為反正都要打一針下去,越多合一越好。因此從三合一到六合一,直到今天的八合一疫苗的出現。但事實上,有 些疾病依照國情,每隻犬貓所身在的環境不同,其實不一定都會有機會受到感染。因此或許用一個標準來劃分,什麼疫苗應該施予,什麼疫苗不該施予,是很重要的 一件事情。
每年施打疫苗會增加貓咪纖維肉瘤 (fibrosarcoma) 的機會,所以開始對貓咪的疫苗注射補強時間延長至三年,再加上事實上有些病毒性疾病在注射疫苗以後甚至於可以達到七年的效力,所以近年來我們都會不禁的問”我們會不會太常幫牠們打預防針呢?”
1989年起,全世界的獸醫都開始對於疫苗的施打要求每年補強一次
1996年發現免疫的問題和預防注射有關
1998年又發現每年施打疫苗會增加貓咪纖維肉瘤 (fibrosarcoma) 的機會,
所以開始對貓咪的疫苗注射補強時間延長至三年,再加上事實上有些病毒性疾病在注射疫苗以後甚至於可以達到七年的效力,所以近年來我們都會不禁的問”我們會不會太常幫牠們打預防針呢?”
2001年在文獻中宣佈,對免疫系統的不必要的刺激並不會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反而可能會導致預防注射後引發的可能副作用。
並且要求獸醫們將預防注射分為core(高危險性)及non-core(低危險性)的分類,還有要對每一隻動物給與牠合適的疫苗注射計劃。
貓的core vaccine如下: ←建議施打
1. FPV(PANLEUKOPENIA)貓瘟-parvovirus 引起 。
2. FHV-1(VIRAL RHINOTRACHEITIS)病毒性鼻支氣管炎-herpesvirus type 1引起。
3. FCV(FELINE CALICIVIRUS)貓卡利希病毒-calcivirus 引起 。
4. RV(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
上述的CORE VACCINE是一定要施打的,但是除了幼年期的注射,從第一劑注射開始,每三到四週打一次,一直打到狗貓滿16週齡為止,之後的第一年要補強一劑,只要 有照這樣的過程執行的犬貓就能達到幼年期完整的防疫,這一劑的補強以後,每三年要再次補強一次,不可以低於三年。對於已經超過四個月才施打第一次疫苗的犬 貓。則是施打一次以後,隔年再補強一次,然後每三年補強一劑,一樣不可以低於三年!這些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力價已被證實可以維持三年以上,所以每三年一次的 補強是絕對足夠的!
為何病毒容易過敏
NON-CORE VACCINE:
以過敏反應來說,死毒的疫苗比活毒疫苗來得容易,而細菌疫苗又比病毒疫苗來的容易,
這也就是為何疫苗容易過敏的原因,因為現有的六合一七合一或字八合一都有鉤端螺旋體,而這正是死菌疫苗!!所有被歸納在NON-CORE
的疫苗,都不一定要施打,這些疫苗是否要施打就要依照不同的地區及國度,及所暴露的環境,由獸醫師幫您決定是否需要施打。
貓的NOR-CORE VACCINE有 ←看情況要不要施打
1. 博氏桿菌(犬舍咳)-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引起
2. FIP(傳染性腹膜炎)-coronavirus 引起
3. FeLV(貓白血病)leukemia virus 引起
4. Chlamydia psittaci
5. 梨形虫Giardia
6. Microsporum canis(感染後會引發貓咪的皮膚病)
以鉤端螺旋體來說,台灣已有不少的病歷報告,而且還會傳染給人類,慎至於會造成嚴重的腎臟傷害,所以建議您注射
而萊姆病和梨形虫 對於整天在沙發上的小型犬來說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對於會外出感染壁蝨或是接觸到病原的狗狗來說,它也是需要注射的。
布氏桿菌(犬舍咳)對於常常會去暴露 在多數的狗群中或是要參加dog show或是常常要去住宿的狗來說,就是需要的了!
冠狀病毒腸炎在家犬是比較嚴重的,它的發生主要和大量的緊迫有關,而外出接觸別的動物就是容易產生 stress的,但是因為目前的台灣,絕大多數的狗狗並沒有很好的社會化行為,所以在鼓勵外出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建議施打,切勿為了省錢而讓你的狗狗沒有 社會化的行為!